中新網6月26日電 外國人[工作 的拚音:gōng zuò]類居留證[有效 的拚音:yǒu xiào]期最短90天、地方政府不能舉債、除涉密外預決算都應及時公開、嚴格限製勞務派遣用工、設立老年節……今天[上午 的拚音:shàng wǔ],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 的拚音:huì yì]審議了出入境[管理 的拚音:guǎn lǐ]法草案、[預算 的英 文:budget]法修正案草案、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部分草案新規定密切關係社會熱點〖yabo2018官网消防培训〗。 外國人工作類居留證有效期最短90天 前段時間,各地清理“三非”外國人的消息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今日上午審議的出入境管理法草案規定,外國人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90日。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柏林說,有的常委委員提出,有的外國人來華短期工作,期限經常在半年以下,對於這類來華短期工作的外國人,按照現行管理製[度 的英 文:attitudes],[可以 的拚音: kě yǐ]簽發有效期短於180天的居留證件,這種作法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法律委員會經同外事委員會、國務院法製辦公室研究,[建議 的拚音:jiàn yì]對工作類居留證件有效期的最短時限規定為90日,將這一款修改為:“外國人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180日,最長為5年,[但是 的拚音:dàn shì]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90日。” 預算法修正草案明確地方政府不能舉債 針對部分地方政府債務上升的情況,預算法修正案草案明確規定,地方政府不能舉債。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虎在會上表示,[一些 的拚音:yī xiē]常委委員、部門和專家提出,近些年地方政府債務急劇上升達十萬多億元,帶來的[問題 的英 文:foul-ups]和潛在的風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地方應嚴格遵循編製預算不列赤字的原則,對地方債務應從嚴規範。 據此,修正案草案刪除了一審稿中關於地方政府舉債的規定,明確“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製,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除涉密外各級政府預決算都應及時公開 為增強預算編製的[科學 的拚音:kē xué]性,預算法修正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預算收入的編製應當與[經濟 的英 文:economic]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不得隱瞞、少列政府收入,不得將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為編製和預算收入的依據。 根據草案規定,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預算、預算調整、決算,應當及時向社會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除外。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負責 的拚音:fù zé]本級政府總預算、預算調整、決算的公開。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預算、決算的公開。預算、預算調整、決算公開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010年,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已占中央財政總支出的66。9%,對於縮小地區間財力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 的英 文:services]均等化發揮了[重要 的拚音:zhòng yào]作用。為規範財政轉移支付製度,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財政轉移支付分為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和地方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包括 的英 文:included]不指定專項用途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經國務院批轉設立,用於辦理特定事物的專項轉移支付。 勞動合同法修正草案限製勞務派遣用工 針對部分[企業 的英 文:business]存在的勞務派遣濫用的現象,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嚴格限製勞務派遣用工崗位範圍,規定勞務派遣[隻能 的拚音:zhǐ nénɡ]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現行勞動合同法是2007年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yabo2018官网环保品牌■。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烏日圖在會上表示,當前勞務派遣用工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勞務派遣單位過多過濫,經營不規範,[許多 的拚音:xǔ duō]用工單位長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有的用工單位甚至把勞務派遣作為用工主渠道,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工不同酬、不同保障待遇的問題比較突出等。 他指出,勞務派遣用工製度的濫用[不僅 的英 文:not only]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對常規的用工方式和勞動合同製度造成較大衝擊。 烏日圖說,為嚴格限製勞務派遣用工,草案規定勞務派遣“隻能”在“三性”崗位上實施,並對其含義作出進一步界定:臨時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輔助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為主營[業務 的拚音:yè wù]提供服務;替代性是指用工單位的職工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在該工作崗位上[無法 的拚音:to be]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被派遣勞動者替代工作。 同工同酬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為切實維護這一原則,草案增加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以及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同工同酬的規定。 草案還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辦理行政許可,並對取得許可的條件作了具體規定,包括將注冊資本要求由不得少於人民幣50萬元提高到不得少於人民幣100萬元、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製度等。 [中國 的英 文:China]擬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今日初次審議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學忠在會上表示,目前全國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相關地方法規中規定了老年節或敬老日。截至2010年底,中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到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據預測,到“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到2025年突破3億,2055年前後達到峰值4。87億。目前中國80歲以上高齡老人超過20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約3300多萬,[平均 的拚音:píng jūn]每個[家庭 的英 文:family]隻有3。1人,家庭小型化加上人口流動性的增強,使[城市 的英 文:cities]“空巢”家庭大幅增加,目前已接近50%。 草案規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規定禁止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在保障老年人[[財產 的拚音:cái chǎn] 的英 文:property]方麵,草案規定子女或者[其他 的拚音:qí tā]親屬不得幹涉,不得以騙取、盜取、強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財產權益。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占、搶奪、轉移、隱匿或者損毀應當由老年人繼承或者[接受 的英 文:accepted]贈與的財產。 草案對家庭養老作出重新定位,將現行法老年人養老“[主要 的拚音:zhǔ yào]依靠家庭”修改為“以居家為基礎”,進一步明確了贍養人對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給予醫療和照料的義務,並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創設了老年監護製度。 在社會保障方麵,草案規定,對流浪乞討、[遭受 的拚音:zāo shòu]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予以救助。國家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製度。在社會優待方麵,草案確立了對常住在本行政[區域 的拚音:qū yù]內的外埠老年人實行同等優待的原則。 此外,草案對現行法關於家庭成員糾紛處理,幹涉老年人[婚姻 的英 文:marriage]自由,侮辱、誹謗、虐待、遺棄老年人法律責任的條款作出修改完善。